當諸多行業還在周期底部徘徊的時候,光通信產業卻已步入春光明媚的景氣周期。這主要得益于“光纖入戶”戰略大力推行,而近期工信部提出的“寬帶中國”戰略規劃,有望在未來為光通信產業再添火力。另外,智能電網、三網融合等大型工程的逐漸啟動,也會惠及光纖產業巨頭。事實上,本報記者多方采訪光纖巨頭發現,今年來,這些企業均產銷兩旺,目前產能已經不夠使用,部分企業甚至有提價預期。有研究報告指出,“兩會”即將召開,經濟調結構將是大熱點,而調結構的一大舉措應該是寬帶通信的投資要加速,因為這是個涉及生活質量、優化投資的民生工程。不論怎樣,光通信板塊近期乃至今年都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工信部近日高調推介寬帶中國戰略,三大運營商3月份將開始大規模的寬帶招標,各城市紛紛實行“光纖入戶”,光纖巨頭均稱產品供不應求。多種跡象顯示,光通信產業正步入春意盎然的好時光。
工信部日前在2012年寬帶中國戰略服務信息化推進大會上指出,到2015年末,城市家庭帶寬達到20兆以上,農村家庭達到4兆以上,東部發達地區的省會城市家庭達到100兆。而此前在2010年《關于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建設的意見》中提及的城市及農村用戶的寬帶接入分別是8兆及2兆以上。前者比后者可謂倍增。興業證券認為,寬帶中國戰略規劃非常值得重視,預計相關具體規劃有望在“兩會”后公布。
事實上,上述的提速戰略已經被運營商在實踐。繼2011年中國電信提出用3年時間實現城市光纖化之后,2012年,中國聯通繼續追加投資,啟動“光網世界·沃寬天下”寬帶提速戰略,計劃3年內在城市普及10兆到20兆寬帶,農村寬帶接入大幅度提升。北京聯通前日宣布,從
除了中國聯通,其他兩大運營商也在加碼寬帶建設。興業證券研究報告分析認為,2012年預計三大運營商招標規模將達9400萬芯公里,光纖需求超預期。其中,中國移動招標3400萬芯公里,同比增41%;中國聯通招標3000萬芯公里,同比增114%;中國電信招標3000萬芯公里,同比增76%。
據悉,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的寬帶招標預計將在3月份陸續啟動。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2月份上述運營商啟動寬帶招標時,光通信板塊在短短1個月內漲幅超過了20%。一位行業專家對記者表示,從其與各大運營商溝通的情況來看,光通信行業今年會很景氣。
此外,智能電網、廣電網絡建設等雖然目前規模較小,但在未來也將大舉鋪設光纖,催生新需求,成為助推光通信行業景氣的另一重要因素。
據悉,隨著2009年光纖復合電壓電纜的研制成功,目前光通信的部分成果在智能電網上的應用并開始全面建設,電力光纖到戶正在成為一種趨勢。而國家電網表示今年智能電網的投資將超過3000億元。
在廣電網絡建設方面,在三網融合的助推下,廣電網絡有望成為第四大運營商。長江證券研究員指出,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的組建方案已進入國務院審批階段,這意味著有線網絡整合將進入“全國一張網”的關鍵時期,由此帶來的規模效應也將使廣電網承載增值電信業務、互聯網接入、數據傳輸等業務成為可能,“第四大運營商”呼之欲出,從而加大對三大運營商的競爭壓力,寬帶建設必將迎來新一輪建設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兩會”即將開幕,有券商發布研報認為,“寬帶通信建設提速”有望成為“兩會”期間熱議的主題之一。研報稱,調結構的另一層面是優化投資結構,寬帶通信首當其沖,首先,數字化時代是現在和未來的必然趨勢,其次,拉動經濟增長、改善民生生活的同時對通脹壓力較小,再次,從行業基本面觀測,在國外寬帶戰略壓力下,中國寬帶網絡需要爭奪資源,最有潛力的技術即為光纖網絡,一是光通信傳輸通道鋪設,二是光纖到戶的推廣。
產業鏈最全 烽火通信多方受益“寬帶中國”
“寬帶中國說簡單點就兩件事,一是廣覆蓋,以前沒有寬帶的地方要有;二是提高接入網的速度。這兩件事情都需要做基礎的網絡建設,都要用到烽火通信的設備,所以寬帶中國的建設,烽火通信肯定是受益者。”昨日,一名長期跟蹤該公司的研究員向本報記者如此分析。
“我們認為,烽火通信業績彈性最大,或者說最受益該行業發展,主要是因為他是國內唯一既有光網絡系統設備又有光纖光纜產品的公司,有著最完整最合理的產業布局。”上述研究員進一步解釋,譬如一個100億元的光通信工程,50億元是光通信設備,20億元是光器件,15億元是光纖,其他是施工費用,在前三塊業務中,烽火通信都有機會分得一杯羹。
資料顯示,烽火通信目前已經具備了從終端(家庭網關)、接入網(ODN、EPON/GPONOLT/ONU)、城域網(MSTP/PTN)直至骨干網(DWDM/OTN)的全系列寬帶產品線布局,即擁有光通信行業的端到端覆蓋能力。
對于“寬帶中國”帶來的巨大市場機會,公司其實已經做了多年的儲備工作。在2011年9月召開的股東大會上,公司副董事長呂衛平在介紹FTTH(光纖到戶)時曾表示,以前光纖是用在主干道,頂多鋪到寫字樓供辦公用,現在是要接入每一個小區,打個比方就是以前只能高速公路用,現在是鄉村公路甚至羊腸小道都要用,市場的增量非常大。呂衛平還透露,在技術方面公司絕對有能力應對。去年12月,中國電信開啟
前述券商研究員介紹,今年以來可以明顯感覺到光通信市場的景氣度在增長。據分析,ODN行業在2011年的高速增長,側面表明我國FTTH覆蓋能力已初步形成,從去年2季度末開始,三大運營商相繼啟動了規模宏大的PON集采,表明在線路資源初步具備后,運營商即實質性的推動FTTB及FTTH的建設,現在應是已進入主設備的投資高峰期。
從烽火通信的財務報告也可以看出端倪,2011年三季度,公司的單季營收創歷史新高,毛利率同比也出現明顯改善,多家券商發布研報認為,這反映了運營商資本開支的釋放已明顯提速,據長江證券預測,寬帶接入市場的高景氣態勢將至少持續到2013年。另外,由于光通信設備行業市場格局基本穩定,在華為、烽火和中興三大巨頭各自的市場份額進入穩態后,產品毛利率存在提升空間。
中金公司近期發布的研報認為,“十一五”期間,烽火通信收入復合增長率37%,利潤復合增長率64%,已經完成了光通信行業的全面布局。“十二五”期間在“數據流量激增”和“寬帶中國”的行業發展大背景下,公司將再次步入發展的快車道。中金預計公司2015年銷售額將超過150億,凈利潤15億,并伴隨“光通信”在非電信領域的滲透實現發展階段的再次跨越。
一個對烽火通信利好的消息是,隨著公司光纖預制棒的投產,其光纖光纜業務的成本將有望下降,從而提升毛利率與競爭力。
最后,值得關注的是公司資產整合預期。日前,武漢市和郵科院聯手啟動了武漢光通信產業的整合,由于長江通信旗下長飛公司主業與烽火通信同類,為避免同業競爭,其股權理應被整合到烽火通信旗下,而且這也利于后者打造光通信全產業鏈。不過,當地政府和郵科院目前均表示“尚未最后決定”。
亨通光電:產品供不應求 毛利率有望提升
“今年只要能生產出光纖就有市場,”亨通光電高層昨日告訴上證報記者,“從去年三季度開始就是供不應求的局面。”中國幾大運營商力推的“光纖到戶”戰略給亨通光電帶來的影響立竿見影,來自三大運營商訂單繼續增長,預制棒自產率穩定提升,公司對2012年盈利前景非常樂觀。
由于2010年產能擴張過快,光纖光纜制造業經歷過2010和2011年上半年的價格下滑和全行業供過于求。而目前的整體市場景氣程度超出了亨通光電管理層的預期。公司90%的訂單來自國內以三大運營商為首的電信類企業,10%左右來自海外訂單,而海內外市場同時呈現出供不應求,產量決定銷量的局面。“中國移動的光纖集采量居首,電信和聯通相對次之,不過聯通今年的集采量預計會翻1到2倍。”上述公司高層告訴記者。同時光纖價格在經歷了2010年以來從63元-71元/芯公里左右的波動之后,目前基本穩定在68元/芯公里,價格保持堅挺。
在光纖光纜制造產業鏈中,大部分利潤體現在上游的預制棒環節,預制棒環節同中游的光纖拉絲和下游的光纜制造的利潤分布比例大致為7:2:1。預制棒是制造光纖的基材,其制造工藝技術含量高,設備復雜,投資規模較大,市場長期被海外幾個大公司壟斷。僅有少數幾家廠商具備預制棒自主生產能力,近兩年國內對預制棒的進口比例維持在60%左右。而亨通光電具有研發生產預制棒的能力,2010年3月底正式量產的年產200噸預制棒項目成為公司重要的競爭優勢。盡管公司尚有年產300噸預制棒擴張項目尚未正式付諸實施,但公司管理層表示,預制棒的自產率也在繼續提升,從2011年上半年的不到50%提升到60%-70%。此前中信建投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50%的預制棒自產率將為公司節省4000萬左右的成本。隨著預制棒自產率的提升,公司整體毛利率尚有提高的潛力。
此外,公司在海纜建設項目上也有突破。“我們在福建廈門地區已經有幾個成功的海纜工程項目,2012年只是試生產階段,估計銷售額只有3億到4億,真正規?;a應該在2013年。”由于海纜(尤其是深海纜)具有技術高、毛利高、單筆訂單金額大的特點,一旦取得技術和產能的突破將會為公司的業績提供突破口。此前公司曾經公布過募資大規模投產特種光電復合海底電纜和特種海底光纜的計劃。“總之,公司管理層對今年及未來短期內的業績非常樂觀,相信能夠把握好目前難得的市場機遇。”該公司高層表示。
日海通訊:加速釋放產能 分享行業高增長
行業爆發增長在即,產能釋放也將實現,對日海通訊而言,兩者或許是相逢在最好的時光。通過在光通信領域的提前全布局,該公司業績有望與行業一道,攜手步入爆發式增長通道。
公司董秘彭健告訴記者,工程業務是公司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能與產品銷售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工程業務比產品銷售的空間更大,將是未來一個新的增長點,而這兩個公司都有完整的資質和業務渠道”。
市場也對此頗為看好,認為借助公司平臺,工程服務有望在2012年形成實質業績貢獻,未來將具有產業上下游整合優勢,未來業績增長點明確。
顯然,公司的業務擴張正是基于對光通信未來市場的樂觀預期。彭健介紹說,2011年被稱為是中國大規模部署光纖到戶的元年,通信網絡建設成為運營商投資重點,幾大運營商都紛紛啟動了各自的光網計劃,行業處于難得的景氣上升期。
但值得期待的是,“去年光纖到戶的實際投資、建設并未達到預定目標,這也就意味著今后兩年里,相應建設將出現一個高峰期,市場空間存在明顯的上升趨勢”。據相關分析,今后幾年相關投資額都會比以往高,國內市場容量每年將在200億元左右,這將是一個大蛋糕。彭健告訴記者,公司從2009年就開始在光通信領域投資布局,準備工作做得比較好,但現在最大問題就是產能不足,這是發展瓶頸。不過,公司目前正在進行武漢光谷產業園建設,達產后有望徹底解決產能窘境。彭健稱,武漢的產能或許在今年下半年起逐步釋放,這將有助于解決當前存在的產能瓶頸,滿足公司產能在光纖到戶建設中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
市場普遍認為,武漢基地建成、產能釋放后,若能抓住國內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建設和無線網絡優化擴容的機遇,銷售收入有望實現較大幅度增長。此外,產能瓶頸解決后,也會有利于海外業務業績實現快速增長。
記者采訪到的行業研究員認為,在寬帶接入網絡的投資力度仍將維持高位的情況下,而公司作為細分行業龍頭,必然成為主要受益者之一,業績也將伴隨行業一同進入爆發增長期。
招商證券在評論該公司業績快報時指出,公司PLC芯片已進入調試和樣品試產階段,下半年釋放產能,達產后預計提升分路器產品8個點左右毛利。我們認為公司布局PLC芯片除了完善自身產品線、提升毛利率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是實現產業鏈的拓展,實現由傳統配線類產品向高端芯片領域的擴張。PLC芯片制造平臺的搭建只是公司高端布局的第一步,未來可通過成功經驗的復制朝其他同類型芯片領域擴張。
行業回暖+項目投產 中天科技產銷超預期
光纖行業景氣度明顯回暖、預制棒項目陸續達產、特種導線需求提速以及海外訂單的大幅提升,有望合力撐起中天科技今年高增長空間。用該公司內部人士的話說,“不管是通訊產品還是電力產品,公司今年的情況都全面好于去年。”
談及光纖需求,一位行業研究員對記者表示,“今年光通信行業整體回暖,幾大運營商的寬帶建設由去年的接入網建設全面向傳輸網建設推進,預計今年的光纖需求量將達1.3-1.4億芯公里。”該說法也得到中天科技內部人士的證實,“我們的光纖產品目前供不應求,所以現在對下游的訂單也有所取舍。”
據公司2011年年報披露,預計公司主營產品2012年市場需求量增長較快,對此,公司將及時擴大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據業內人士分析,在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由于產能擴張尚需時日,不排除公司對光纖產品提價的可能。
不過,隨著行業產能的擴張,光纖產品價格持續下降是大勢所趨,如何獲取上游高附加值的光纖預制棒產能成為龍頭公司爭奪的重點。在整個光纖產業鏈上,預制棒、光纖、光纜的利潤占比約為70%、20%和10%,利潤主要集中于上游的預制棒環節。按照去年我國1.2億芯公里的光纖需求量測算,對應預制棒需求約為3600噸,但目前國內產能僅為1000多噸,缺口巨大。
去年7月,中天科技實施公開增發募集資金凈額16.8億元,投向光纖預制棒制造項目和裝備電纜項目。其中,光纖預制棒制造項目總投資額11.8億元,建設期2年,建成后新增年產光纖預制棒400噸的生產能力。在技術路線上,中天科技的預制棒項目與日本日立電纜合作,芯棒和包層均可自主生產,目前已經形成200噸的產能,滿足660萬芯公里光纖生產需要。
“我們這個400噸的設計產能是對應了公司1300萬芯公里的光纖產能,預制棒全部自用,這樣就把上游毛利率高的預制棒環節拿過來了,可以大幅降低公司光纖產品的成本,提升公司的成本競爭優勢?,F在200噸的產能已經出來了,從項目運行情況來看,最后實現的預制棒產能有望大幅超越400噸的設計規模。”上述公司如此表示。
據華泰聯合的研究員分析,若按照170美元/公斤的預制棒進口價格計算,2012年200噸的預制棒產能,可貢獻1700萬元的凈利潤;待400噸產能全部釋放后,可貢獻1.3億元的凈利潤;2014年增添新設備后的產能將可達到600噸,凈利潤可到2.3億元,對中天科技EPS的貢獻將高達0.60元。
作為公司的另一個重要產品,電力導線的輸電能力用安培容量衡量,容量越大,導電性能越好,相比普通導線,特種導線具有高強度、傳輸容量大、可擴容性及耐熱良好等諸多優勢。早在2010年,國家電網就開始集采招標擴容型導線,今年其進度有望大幅提升。記者獲悉,國家電網目前已經開始大力推廣節能導線的使用,用于老舊線路改造并增大輸電容量,隨著節能導線下游提速,中天科技的特種導線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產銷規?;驅⒎?。
“我們的倍容量導線作為節能導線的一個重要品種,隨著國網推廣力度的加強,公司產品的產銷規模都有望大幅提升。由于產品配方和工藝等技術壁壘,國內能做這個的企業只有3-5家,這個保證了特種導線的高毛利率,以后公司的導線產品將逐漸向特種導線方面擴張。”上述公司人士表示。
海纜方面,公司在去年底取得重大突破。
來自:C114中國通信網